6月13日,美元指数再现颓势:一度下跌至三周低点,逼近103关口,最终当天跌幅为0.30%,收于103.3370;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0790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0756美元;1英镑兑换1.2602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2505美元。导致13日美元下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最新公布的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显示,5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涨4%,这一数字远低于去年6月9.1%的峰值,也低于4月份4.9%的增幅,同时较市场预期的4.1%更低。此外,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5月份总体CPI环比上涨0.1%,同样低于4月份0.4%的增幅。这进一步增强了美联储6月暂停加息的市场预期;与之对比的是,当天出炉的英国就业数据强劲,令加息前景升温,利好英镑前景,而欧洲央行也有望在本周四加息25个基点,从而利好欧元。
这与今年以来美元走势疲弱一脉相承。Wind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6月14日上午11时,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美元指数为103左右,年内跌幅为0.21%;同期欧元对美元汇率涨幅为0.84%;英镑对美元汇率涨幅为4.28%。这与去年情形大相径庭。在2022年前三季度,美元出现了罕见的快速上涨行情,美元指数一度站上了114,为2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则跌破平价、英镑跌至1985年以来新低。但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美元指数出现了明显的回调,一路下行。
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时间6月13日,在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财长耶伦承认,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会下降。耶伦表示,一些国家可能因制裁而寻求替代美元。在被问及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否会下降时,耶伦提出,储备资产在日益多样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这是可以预见到的结果。
伴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发酵,2023年3月以来,各界有关“去美元化”相关讨论急剧升温。数据显示,“去美元化”的谷歌搜索指数创下2004年有数据以来最高。3月上旬至5月上旬,期货市场看空美元(看多欧元)情绪升温,美元指数一度大跌约4%,同期国际金价却大幅上涨超10%。另有数据显示,全球多国减持美元资产、增持黄金,“去美元化”从讨论加速转化为行动。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元外汇储备全球占比下滑至历史新低。有美国智库刊文称,全球“去美元化”的趋势已经十分明确,世界多国都在努力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而令这一趋势加速的主要推动力就是美国通过滥施制裁将其货币武器化。
不过,尽管全球对“去美元化”讨论升温,但从绝对水平看,美元的储备和结算功能在全球仍保持“一枝独秀”。耶伦在13日也指出,对大多数国家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变通方法能替换美元用作储备货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持今年美元强势地位。除此之外,近期美联储多位官员讲话也呈现“鹰”派立场,他们一方面承认美国通胀有所下滑,但另一方面认为美国通胀仍处于高位,仍需要更多的努力。所以,即便美联储在6月暂停加息,也不意味着其货币政策转向。只要美联储一直不发出降息暗示,这便是对当前美元指数的最大支持。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业危机的后续走向,是可能搅乱美元指数的另一个因素。